首页 资讯 正文

榆林榆阳镇川镇:2000斤蟹苗成功“落户” 蹚出“稻蟹共生”生态种养新路径

体育正文 156 0

榆林榆阳镇川镇:2000斤蟹苗成功“落户” 蹚出“稻蟹共生”生态种养新路径

榆林榆阳镇川镇:2000斤蟹苗成功“落户” 蹚出“稻蟹共生”生态种养新路径

近日,镇川镇南坬村(cūn)200亩水稻种植(zhòngzhí)基地迎来关键节点——2000斤蟹苗经科学投放正式“入驻”稻田,为(wèi)该镇高效生态农业开辟出一条“以稻养蟹、以蟹促稻、蟹稻共生”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,实现 “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(shuāngshōu)”,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“生态+经济”双轮(shuānglún)驱动的实践样本。 南坬村(cūn)200亩水稻种植基地 6月(yuè)16日,记者在镇川镇南坬(guà)村200亩水稻种植基地看到,工人们正沿着田埂(tiángěng)将一袋袋蟹苗轻轻放进稻田,青灰色的蟹苗带着水花跃入稻田,迅速钻入稻秧根部,与随风摇曳(yáoyè)的稻秧共同绘就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。 工人们将蟹苗放进(fàngjìn)稻田 “我(wǒ)是(shì)一名‘头雁’,也是镇川镇的一名种养殖户。今年,我以每亩500元租金承包了南坬村200亩土地,用来发展水稻种植和(hé)螃蟹养殖。喂养(wèiyǎng)螃蟹都是雇佣了周边的村民,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。本次投放蟹苗2000斤,如果养殖成功,我公司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,带动更多的劳动力,增加村民收入。”榆林美鑫惠农牧(nóngmù)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(fùzérén)申美梅说。 种养殖户申美梅(shēnměiméi)介绍“水稻养蟹”情况 “今年,我镇(wǒzhèn)联合农业技术部门,在南坬村试点开展‘水稻+河蟹(xiè)’综合种养项目,改造基本农田200亩,建设标准化水稻种植区,实现镇川镇水稻种植零的突破(língdetūpò)。下一步,我镇将持续强化技术支撑与政策扶持,打造‘镇川稻蟹米’区域品牌(pǐnpái),开发真空包装、电商销售渠道,探索‘农旅融合’模式,推动稻田观光、垂钓等休闲农业发展(fāzhǎn),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(zēngxiào)。”镇川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李成飞说 蟹苗“落户“百亩稻田(dàotián) 随着蟹苗(xièmiáo)安然“落户”,百亩稻田在骄阳下泛起(fànqǐ)粼粼波光,穿梭其间的蟹苗正悄然(qiǎorán)编织着生态致富的梦想。这不仅让(ràng)“会捉虫的蟹将军”和“喝蟹(hēxiè)汤的生态米”成为镇川镇绿色农产品标杆,更为该镇高效生态农业蹚出“稻蟹共生”生态种养新路径,真正实现产业增效、生态改善、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多维目标。 “榆阳区从2016年开始利用无定河流域的(de)(de)区域优势(yōushì),在鱼河镇(hézhèn)、镇川镇开始探索稻(dào)渔综合种养模式,这种模式具有稳粮、促渔、环保等方面功能。在稻田里养螃蟹一方面可以减少(jiǎnshǎo)除草剂和肥料的使用,另一方面螃蟹可以吃到稻田里面的害虫,这种方式既绿色环保,又(yòu)提高了稻米的品质 ,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。下一步,我们将积极探索稻田里养泥鳅(níqiū)、虾、甲鱼等综合种养模式,引进优质的水产品种,提高稻米和水产品的品质,推广绿色生态技术,打造具有榆阳区特色的稻渔综合种养品牌。”榆阳区水产工作站站长杨娥说。 原标题:走乡村 看振兴丨(gǔn)镇川镇2000斤(jīn)蟹苗成功“落户” 蹚出“稻蟹共生”生态种养新路径 来源(láiyuán):榆阳宣传公众号
榆林榆阳镇川镇:2000斤蟹苗成功“落户” 蹚出“稻蟹共生”生态种养新路径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